柯伊伯带
Section outline
-
柯伊伯带
在海王星的轨道之外是柯伊伯带,距离太阳有三十亿公里。这个带状区域包含不同大小的冰质混合物,这些混合物被称为柯伊伯带天体。最大的天体被称为小行星或矮行星。柯伊伯带可能是在年轻的木星的引力作用下将这些天体抛掷到它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时形成的。柯伊伯带以天文学家杰拉德·柯伊伯(Gerard Kuiper)的名字命名,他是提出太阳系之外存在小天体带的几位天文学家之一。
柯伊伯带天体是什么?
柯伊伯带中的天体是冰、尘土和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它们与彗星非常相似。一些天体呈现出红色,另一些则是灰色的。
柯伊伯带天体有多大?
科学家认为冥王星是柯伊伯带中最大的天体之一。冥王星的直径为2376千米,是一个矮行星。已知的下一个最大的柯伊伯带天体是奥库斯(Orcus)、哈乌梅亚(Haumea)和马克马克(Makemake)。奥库斯直径约1600千米;哈乌梅亚是冥王星大小的70%;而马克马克则是冥王星大小的50%至70%。
最近,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个与冥王星大小相当的矮行星——厄里斯(Eris)。它在被发现时,距离太阳几乎比地球远100倍。它的轨道和冥王星一样,能够靠近太阳。厄里斯拥有一颗名为迪斯诺米亚(Dysnomia)的卫星。厄里斯的轨道与地球轨道相比倾斜约45度,而冥王星的轨道倾斜角度仅为17度。
其他超过1000千米的柯伊伯带天体包括冥王星的卫星查伦(Charon)、奎奥阿(Quaoar)、瓦尔纳(Varuna)、伊克西翁(Ixion)、1996 TL66、2002 TX300、2002 TC302、2002 UX25和2002 AW197。位于小行星带的最大小行星灶神星(Ceres)直径约950千米。
还有许多柯伊伯带天体的直径只有几千米或几万千米。
柯伊伯带天体有多少个?
天文学家已发现超过1000个柯伊伯带天体。科学家认为柯伊伯带中可能有超过七万个大型天体。尽管柯伊伯带中的天体非常多,但它的质量非常小,只有地球质量的1/25到1/30。
它是以什么命名的?
1992年,从夏威夷的马纳凯亚天文台观测到柯伊伯带中冥王星及其卫星查伦以外的第一个天体后,这个天体带被命名为柯伊伯带,以天文学家杰拉德·柯伊伯的名字命名。早在1951年,柯伊伯就提出过这个带可能存在,但当时没有证据。其他天文学家,如弗雷德里克·伦纳德、肯尼斯·埃奇沃斯和胡里奥·费尔南德斯,也认为这个带存在。基于这一点,有些天文学家将其称为“埃奇沃斯-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天体是如何命名的?
当一个天体在太空中被发现时,它会被赋予一个临时名称,称为“暂时指定名”。这个名称通常以发现年份为开头,后面跟随一些字母和数字,表示它被发现的月份和顺序。后来,重要的天体会被赋予正式名称,通常来自神话。
柯伊伯带天体如奥库斯(Orcus)、查伦(Charon)和瓦尔纳(Varuna)都以冥界神祇的名字命名。伊克西翁(Ixion)则以冥界的一个人物命名。奎奥阿(Quaoar)是以美洲土著人民的创世神命名的。
下一个话题:奥尔特云